考察安排

路线1:建筑古韵之旅——南头古城、新桥世居客家围屋

南头古城:南头古城又称“新安故城”,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,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,占地面积约38.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51.7万平方米。南头古城包括牌楼、南城门、新安县衙、新安监狱、海防公署、东莞会馆、关帝庙、文天祥祠、鸦片烟馆、接官厅、聚秀楼、义利押当铺、陶米公钱庄等十余处人文历史景观。自东晋咸和六年(331年)设置东官郡起,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,是深圳特区成立前宝安县政府所在地,被誉为“深港历史文化之根”“粤东首府、港澳源头”,是深圳城市的原点,南头古城承载见证了深圳中心的“迁移与回归”。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、海防要塞、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。南头古城主街风貌以岭南广府建筑风格为基调。 

新桥世居(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):新桥世居始建于清代,现存客家民居约170栋,是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。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项目以新桥世居为主要区域,是国内首个基于居民(零碳细胞)、家庭(零碳单元)和社区(零碳场景)多维度互动互通的近零碳示范社区,突出展现社区居民的近零碳生活场景。典型低碳项目主要包括绿色能源岛支撑的区域分布式供能、居民既有住宅绿建三星改造、零碳家庭浸入式场景设计、零碳社区智慧运营系统、社区碳普惠等,集成近百项低碳技术。


路线2:绿色生态之星——南海意库、建科大楼

南海意库3号楼(招商蛇口总部大楼)为原三洋厂房的3#厂房,改造时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,在节能、节材、节水、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尝试,整栋大楼采用的先进绿色技术包括: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、磁悬浮空调冷机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、垂直绿化等。作为绿色建筑标杆项目广受获好评,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,成为旧厂房绿色改造的典范。

建科大楼:深圳建科院融合了“本土化、低成本、低资源消耗、可推广”的绿色建筑理念自行研究策划、自主设计的绿色办公建筑,节能率60%,设计已经达到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高级——三星级标准,是夏热冬暖地区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的体现,具有前瞻性、实验性和示范性。


路线3:山海连城之约——山海通廊:塘朗山—大沙河—深圳湾通廊

塘朗山-大沙河-深圳湾山海通廊从北到南,可从塘朗山最高点极目阁,徒步至山脚下的茶光登山口,再经过新修建的紫涧园进入大沙河生态长廊,在大沙河的入海口,又与深圳湾公园无缝衔接,实现山、河、海连通。塘朗山-大沙河-深圳湾山海通廊不仅连接了自然郊野公园、生态水廊和滨海休闲带,更是贯穿深圳东西260公里远足径纵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“一脊一带二十廊”山海连城空间规划的建设典范。


路线4:丈量城市之美——淘金山绿道、盐田海滨栈道

淘金山绿道:淘金山绿道起于翠湖社区公园,经布心山、二线巡逻路,终至沙湾路,全长7.07公里(主线长6.59公里,布心山登山道长0.48公里),共有13处景观节点和3个驿站,以梧桐山山水生态环境体验为中心,以“精致”、“野趣”为出发点和立足点,旨在打造一条结合梧桐山生态环境、海绵城市设计、智慧绿道建设及沿路二线关文化特色的绿色廊道。

盐田海滨栈道:盐田海滨栈道位于深圳市盐田区,全长19.5公里。西起中英街古塔公园,沿着黄金海岸线,串联起沙头角、盐田港、海鲜街、大梅沙、小梅沙,东至揹仔角。途经中英街、盐田港、观海渔港、大梅沙公园、小梅沙公园等著名旅游景点,已经成为深圳东部海岸线的新景观,因其景观秀美、人文丰富、免费开放、海鲜美食等特点备受游客青睐。


路线5:品质深圳之巅——科工大厦、低碳城、未来大厦

科工大厦(2020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):中建科工大厦地处深圳后海金融总部基地核心区域,登良路以南、中心路以西。该项目2015年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、2018年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和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认证金级。已获得其他主要省部级荣誉还有中国钢结构金奖、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、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、广东省钢结构金奖“粤钢奖”等。项目本土化低成本,共采用2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,经测算分析,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121.6万元,其中相对常规建筑节约电费114万元,建筑非传统水利用率达53.99%,节约水费7.6万元,节约标煤140.29吨,每年可减排CO2367.56吨。

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:项目位于国际低碳城核心区,用地面积约8.6万平米,总建筑面积约3.3万平方米,主要由展示馆(A馆)、会议馆(B馆)和交易馆(C馆)3栋主建筑构成。项目建成于2013年,是国际低碳城首个绿色低碳示范项目,2021年以“呼吸之馆、活力之廊、生态之盒、生长之丘”为理念进行提升改造,其中A、B馆获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“零能耗建筑(设计标识)”,C馆获评“近零能耗建筑(设计标识)”,努力打造全国首个零能耗场馆类项目,圆满保障了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召开。

未来大厦:未来大厦是由深圳建科院自主设计建造的创新性项目,占地约1.10万㎡,总建筑面积约6.3万㎡,计容面积4.88万㎡,项目容积率4.42,是我国首宗带有碳排放指标出让的土地,是深圳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、建筑“碳中和”实验项目。其中R3楼为科技部夏热冬暖地区“净零能耗建筑”示范工程,也是全国首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全直流的建筑项目。


路线6:城市生息之行——深港双城双年展、光明文化艺术中心

深港双城双年展:本届双年展国际低碳城龙岗分展场以“C位出发,建筑向未来”为主题,围绕绿色低碳建筑高质量发展的理念,从建筑科技龙头企业参与的“C+建造·产业向未来”、聚焦全生命周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“C+聚合,共享叠加态”,以及由知名高校和社区共创的“C+生活,双碳进行时”三大板块,依托数字孪生沉浸式线上体验技术,共同打造一场龙岗特色、有机绿色、科技未来的建筑双年展。

光明文化艺术中心:本项目占地3.79万平米,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,主体建筑功能把关演艺中心、文化综合中心、规划展览馆、美术馆、图书馆。项目采用EPCO+PM模式,相关方全过程参与建设。建筑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岭南气候特点,营造出庭、院的山水意境,综合运用30多项被动与主动技术,打造可感知、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,是深圳北部规模最大的绿色三星级文化综合体。


返回顶部 seo seo